親手,一起蓋有溫度的椅子
年假三天裡,我們一行三十餘位夥伴一起在台南後壁桂花樹大哥的家裡協力建造一座土椅子。接近集合時間時,夥伴也都陸陸續續抵達,這是我第一次在台灣的自然建築工坊裡一次見到這麼多夥伴,一方面也許是因為年假,一方面也可以感受到這幾年來越來越多人踏入自然建築的領域,渴望更認識土地、親手用自然材料建蓋實用的結構體。
簡單開場後,帶領本次工作坊的Emma老師帶大家玩起了遊戲,在一陣手勾著手、歡樂追逐奔跑後,大家的距離一下子就縮短不少。有著探索和體驗教育背景的Emma老師很擅長透過遊戲讓夥伴們在暖身、提振精神的同時,也快速卸下心防,回歸生命初始的童心,事後回顧攝影紀錄Roger大哥的照片,常常見到夥伴們不分年齡、陽光燦爛的笑臉。在引導夥伴們自我介紹時,Emma要我們用本名及第三人稱的方式介紹「來到這裡的人是誰?」想怎麼讓夥伴們認識自己?稍晚Emma與我們分享,自己剛開始接觸學習自然建築時,台灣自然建築的前輩雅茵老師就問了她這個問題。先知道自己是誰、喜歡什麼、又為何有著這樣的追求,對選擇人生的路是至關重要的。
Emma也說,自然建築是我們遺失的記憶。過去的農村,無論是蓋房子或其他活動,常常是厝邊鄰居協力一起完成,農村代表了分享與有連結的社會,而協力蓋自然建築更重要的不只是建築本身,而是建立起人與人、人與房子的關係。當屋主參與建造的過程,就會更加珍惜地使用,而當社區裡的人一起建造就能夠彼此分享力量。我們也看了兩段社區改造的影片。當社區裡的居民清出家門前一小片空地,建立一座成開放給鄰居、路人休息聚集的長椅,或架設迷你圖書館讓大家自由交換借閱藏書,就能讓大家建立起連結與關係。我喜歡影片裡說的:”Give up some space and share with other people, invite strangers to your homes, then we will become closer with each other.”
在大家期待已久的實作課,Emma在白板上用圖解的方式跟我們說明石頭堆疊的原理和原則,例如大石在下,小石在上,大時間隙則用小石支撐(而非填滿)。石與石之間接觸的面越多,越能穩固不晃。而堆疊時石頭斜面向內,地震時傾倒的重心也會向內,石頭間會越咬越緊、不易坍塌。
Emma讓我們分組討論表決是否要移除工地原有但已碎裂的地磚,在分組討論下大家很快達成共識,決定先移除地上原有的地磚,保留之後變更的彈性,未來再視情況決定是否將地磚重新拼回。這件事原本大可由Emma下達指示,或詢問「業主」桂花樹大哥的意見,大家或許便會照做,但Emma卻藉著讓我們擁有討論的空間,把我們帶入並成為施作過程裡的共同參與者,這樣的過程展示了群體共識的凝聚,也是「社群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群體之間無論是多小或多大的事,只要關係到其他的人/生命,凝聚共識不僅讓大家做起事來更加同心一致,避免了施作中途才討論或產生歧議的可能,也在交換意見的過程裡交換了彼此的看法,表達了尊重。
開始準備工作後,我們分為黏土取材組和工地預備組,黏土組到桂花樹大哥的田裡挖土,工地組則負責移除地磚,並把石頭搬運到預定地,準備初步疊石。剛開始挖土時,因為對工作流程不熟稔,加上第一次剷開堅固黏土層對多數的夥伴來說是個新的挑戰,手上沒有工具的夥伴便圍繞在剷土夥伴前方想幫忙,沒想到卻反而擋住土剷上時的來路;另外剷土大隊彼此間也因站得太近而怕鏟子揮到彼此,或是下鏟時彼此撞擊,一時未能有你退我進的節奏,感覺開始時大家有點互相牽絆而手忙腳亂。不過很快地大家就透過彼此觀察了解需要被完成與協助的工作,自動自發的協調分配工作,感覺累的時候就大方開口請求支援換手,不一會兒流水線就迅速成形,沒有人沒有工作,也沒有人過度吃力,甚至有專門負責搶救「鏟口下的蚯蚓」的保育小組出現,原來仔細觀察彼此的需要,就是關係快速進化、默契建立的開始。
基座的疊石,則是另一項聽起來很簡單,實作時則需要相當的耐心與技巧的工作。石頭什麼樣的方式才卡得牢,也不能覺得疊上去好像不會動了就行,必須挑選大小,藉由實驗轉動石頭找到對的角度,卡緊後再用手搖晃看看,確認真的擺放穩固、和其他石頭互相支撐了才行。基底的石頭放得不牢靠,調整時往往上頭整排要拆除,更重要的是越穩固的堆疊,石椅的可持續壽命越久,雖然石頭不少,一旦心心念念想著之後使用者的安全舒適,就不會為了一時貪快而任意的堆疊了。
在勞動之間,很快的天色就暗了下來。第一天大家合力完成了土椅子的基座,都顯得興致高昂。帶著餓了的肚子,感謝幫大家準備晚餐的姑姑和阿姨後,大家便隨興席地而坐,邊用餐邊聊天。在用過晚餐、盥洗過後,大家紛紛聚在桂花樹大哥家的客廳。Emma與我們分享摩卡壺現煮咖啡,黑熊大哥則帶來了滷味和部落的小米酒,嘩,好享受!在喻雯和涓妏美麗的吉他與歌聲中,我們圍繞著彼此一起唱著一首又一首歌,心和身體都放鬆著,享受有彼此陪伴的美好。果然一起揮汗工作後,最容易讓人感受「夥伴」這兩個字。
翌日一早,Emma帶著共宿夥伴一行人一起去吃道地早餐。傳統店家的豆漿和燒餅都是甜、鹹兩個味,現烤出爐的燒餅和現煮豆漿,食材簡單而完全沒有不必要的花俏添加,吃下時味蕾感受著食物純粹的美好。喜歡店裡現吃不外帶,除了能夠品嚐食物最好的滋味,也多愛護了地球一點點。
第二天的重點工作就是造土團了。Emma同樣跟我們解釋了土團製造的方式和原理,黏土、砂子、稻草、米糠各自的作用與特性,和怎麼樣的揉法能讓稻草與土團最有效的結合。我們也比對了土團在加入了稻草前後的拉力,大家都對結果非常驚訝。我非常喜歡Emma在實作前脈絡清晰的說明,並將自己透過實作與實驗所習得的經驗,以簡單、容易理解的方式與我們分享,在了解施作原理與邏輯後,未來夥伴若想要運用,在使用材料或客觀環境條件都不同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做出有效的調整與變通,而非僅僅複製此次經驗。
做第一批土團時大家分組踩踏原料土堆,搭配著互相激勵、逐漸加速的歌聲,大家也加快腳步,簡直不亦樂乎。原料拌好、開始揉土團時,夥伴們面對自己的土團,無不小心翼翼而專注地想要讓土團成形,同時一邊確認土團的濕度、硬度是不是適當。從開始感覺困難,到終於慢慢熟練,似乎比較上手時,一點新增的原料或不一樣的比例,可能就又會產生一批不一樣結構特性的土堆,例如變得鬆散而不容易成團。大家除了努力揉作外,也必須學習重新了解新的土堆,試著調整下一批原料的搭配,這樣的過程中,就很容易能夠理解「傾聽」手上的材料,及與原料「對話」的意思了。直到製作第三、四批原料土堆時,隨著大家越來越抓到要領和培養出默契,翻布「攪拌」砂土、稻草時,防水布內側的人工踩踏團會齊心拉起防水布向內捲,而防水布外側的夥伴也會很有默契的狠踹土堆,以協助原料的「拌炒」,大家一邊工作一邊開著「喔,這位媽媽壓力很大喔」「一人香港腳,人人香港腳」等無傷大雅的玩笑,越做越上手、越來越有樂趣。當我們接力拋接土團的時候,大家都掌心向上張開雙手,開心大笑著接收夥伴拋來的土團,漏接時則一起發出驚恐的大叫,這樣的畫面真的很有感染力,可愛極了。
當土團一車車出爐後,夥伴們分批練習將土團與疊好的石堆結合。Emma教我們如何在邊緣鞏固塑形、在椅背處製造弧度、在椅面製造水平,施作的時候感覺是種行動禪,用手掌慢慢揉散土團,感受椅面是否平整不會積水、凹陷處是否填補好、有著釘子的地方是否覆蓋得夠厚以免扎人,大家都面露一種莊嚴的專注(阿彌陀佛~),甚至做久了開始有自己的專屬地域,人人無不努力把自己面前的那方淨土磨得完美平整(還有夥伴分享回家後i-pad就無法指紋辨識了!)。
在Emma「如果今天能夠完成,明天我們就去騎腳踏車、烤披薩」的誘惑下,大家決定一鼓作氣在今天就把土椅子完成,雖然手腳逐漸越來越沉重、腰桿也開始發痠,大家還是賣力地完成更多土團,讓椅子努力長高長大。傍晚時桂花樹大哥為大家在工地點了燈,大家決定用了晚餐再上,啊,辛苦過後,飯菜真的特別香。我們幾位女孩兒隨意地聊著,年輕夥伴與我們分享她即將離開校園的徬徨,而大家則各自說了些自己的想法與經驗與工作談。偉婷和庭萱說,大家各行各業從四面八方而來,卻為了同樣的目標而聚在一起、同心協力工作,又從工作夥伴變成了朋友,這樣的工作坊,真的可以感受到Emma說的,是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晚餐後,大家重聚在工地完成剩下的椅面,完工時很歡樂地發現,探頭的下旬月在天上掛了一個滿足的微笑。
第三天清早,和雪納瑞一起在灶邊生活,煮水餃當早餐的空檔裡,我繞到工地看看昨晚大家一起完成的椅子經過了一晚變得如何了。輕輕觸碰椅子表面,仍有些濕軟,奇妙的是,這張從地上長出來的土石椅子,就只是靜靜躺在那裏,竟然感覺好溫暖,好有力量。我悄悄向椅子傳送了祝福,心裡覺得很平靜踏實。
早餐後大家再次分組討論決定一天的行程後,就齊心快速地一起將剩餘的沙子、黏土等材料整理收拾起來。如Emma所說的,大家一起工作速度很快,但如果大量的材料只留下來給少數的人去做,很可能工作到我們下次回來時都還沒完成或開始。我很喜歡最後這個整理階段的工作,一起將工地復原。
收拾好看似是件小事,但我認為其實對團隊而言是個具有強大力量的工作,因為那表示我們每個人都是團隊裡的一份子、分擔一樣的責任,我們的身份在這樣的行動裡,再次代表了我們不只是暫時的「學員」或「訪客」,而是自始至終同心協力一起把一件事情完成的夥伴了。
接近中午時,我們在一聲輕裝又充滿活力的直排輪大隊長Emma的帶領下,一行人前往車站租腳踏車,一整個下午大家繼續運動著痠痛卻快樂的大腿和屁股(據說是因為昨天一直踩土?),拜訪了後壁的土溝村、白河、東山,也在Emma的帶領下認識了許多很有意思的私房景點,學習一些社造案不同的可能性。當Emma帶著我們去看阿伯家三代建築的演化,想到在水泥建物快速興起後,過去完全採用自然材料、榫接技術的古屋建造、修復技術就開始在老師傅們韻落後逐漸失傳,真的非常可惜,但願未來有一天,我們能再回來這裡,和Emma和在地的厝邊前輩們一起修復起這些美麗而充滿歷史和故事的老家屋。
扎扎實實的勞動,工作完成後盡情玩耍,這樣的彈性與哲學,和輕鬆卻帶來許多靈感的單車行禮,也成為這次工作坊一個美好的收尾。在這次工作坊前,剛剛和台南的居民們一起經歷了台灣南部的地震,而再次深深感覺鄉里們之間彼此互相幫助照顧,及雙腳能夠牢牢實實踩踏在土地上,跟土地有所連結真好。震後台南地區因為水管修復,不少地區經歷了十天以上的停水,在體會需在外接水的不便之餘,也更加感恩地節省用水、學習讓水循環再使用,同時深刻感受到,過去我們每日在無形之中浪費了多少地球有限的資源。水亦如此,房亦如此。與現代化集團式建設追求快速、利潤的建屋過程相比,能親手設計、建造自己的房子及家園、和夥伴們一起用互相信任、依賴的心為彼此蓋好的家屋,絕對是更令人感到安心與溫度的吧。
新田穗高在《享受古早味的田園生活》前言裡這麼寫著:「現在我們開始嘗試自給自足的雙手,與繩文人(日本古早時代)代代相傳下來的是同樣的手。活在現代的我們,不需要為了求生存而自己動手做什麼,不過繼承了過去記憶的雙手,總會想創造出什麼。所以我們對於自給自足這個名詞,覺得莫名興奮期待。」今日的我們仍舊擁有運用自己雙手、感謝自然界材料的孕育與給予,及和身邊的人們一起建蓋家園、自給自足的能力。如同Emma所說的,大家聚在一起一百次,就可以蓋出一百座土椅子、土窯或土房子。很期待下一次和新舊夥伴再一次相聚,若我們都能一直記得土壤的溫度與氣味、稻草的觸感、米糠和著土團的紋理、夥伴的歌聲,和如同孩子們玩樂般的心情去認識這片大地,相信那時候我們離自給自足,又都更近了一些。